• 索引号: 152410501/2023-00137
  • 发布机构: 大理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

大理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(2023-2035)

大理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(2023-2035)

  • 2023年12月22日
  • 来源: 市城管局
  • 【字体: 大  中 
  • 【打印文本】

大理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(2023-2035)

为进一步理顺大理市环境卫生行业发展顶层设计,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,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,促进经济、社会、环境可持续发展,确保环卫设施布局建设符合大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满足基建程序要求,开展《大理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(2023-2035年)》编制工作。经过多轮资料收集、部门意见征求、市政府办专题会议讨论,规划于2023年12月8日通过专家审查,现按程序进行公示。

一、规划范围和期限

(一)规划范围

规划范围为大理市全域,包括下关街道、太和街道、满江街道,大理镇、凤仪镇、喜洲镇、海东镇、挖色镇、湾桥镇、银桥镇、双廊镇、上关镇和太邑彝族乡。重点研究范围为中心城区。

(二)规划期限

规划期限:2023-2035年。其中,近期2023-2025年,远期2026-2035年。基准年2022年。

(三)规划对象

规划对象包括生活垃圾(可回收物、其他垃圾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)、建筑垃圾、大件垃圾、粪便、园林绿化垃圾等各类生活源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理设施,道路保洁设施设备,公共厕所、环卫停车场、环卫工人作息场所等其他环卫设施。

二、规划目标和指标

(一)规划目标

全面建成与“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、两城一区样板田、漫步苍洱核心区”相适应的全生命周期、全产业链条的垃圾管理体系,满足全市服务人口需求。

近期,因地制宜、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,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探索形成大理特色的分类实施模式,全面提升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;全面开展建筑垃圾、大件垃圾等生活固废的资源化利用;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前端收运系统能级,完善分类收集转运设施体系,实行分收分运;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置,推行环卫设施统筹建设,实现环卫设施的集约化、复合化、分类化;完善道路清扫保洁、内河涌保洁系统,提高机械化保洁水平,提高城市清洁度;科学合理配置环卫设施,强化二次环境污染防治能力,提高环卫服务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。

远期,建立制度完善、运作有效、社会参与、市级统筹、属地负责的固废管理和环卫作业系统,形成依法行政、调控有方、监管有力、运行有序的政府监管与服务体系。生活垃圾、其他固废无害化处理水平得到持续保障,资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,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全链条系统成熟稳定,二次废物得到有效利用,“邻避”型填埋处理设施向新型功能区转变,各类生活固废治理走向科学化、智能化和智慧化。

(二)规划指标

表1 大理市环卫规划指标表

序号名称2025年(%)2035年(%)

1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100

2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4060

3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>40>45

4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80

5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100100

6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>90>95

7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6070

8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率1030

9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4060

10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80100

11新建公厕二类以上占比100100

12新增或更新车辆新能源比例80100

13智慧环卫覆盖比例5080

三、规划原则

(1)坚持生态优先,底线约束。以洱海保护为统领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,以资源环境禀赋和生态安全为硬约束,以水而定、量水而行,明确底线约束。

(2)坚持绿色发展,低碳转型。坚持源头减量,促进循环利用,推进减污降碳,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综合运用法治、政策、技术、教育等手段,建立环卫行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。

(3)坚持以人为本,品质提升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,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供给,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卫生问题。

(4)坚持改革创新、高效治理。鼓励科技创新,加强环卫系统信息化能力建设,加强全过程管理,推行集约用地、功能复合、绿色生态的建设模式,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。

(5)区域统筹,因地制宜。按照区域协同、共享共建的理念,加强全市环卫基础设施的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,因地制宜建设全覆盖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系,实现共同发展、协调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

(6)提前布局,着眼未来。充分考虑环卫设施的邻避效应,独立式环卫设施提前谋划、提前布局,配建式环卫设施与主体同步设计、同步建设、同步验收。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,做好战略预留。

四、总体规划布局

(一)终端处理设施

规划按照“集约建设、共建共享、资源循环”的原则,在充分整合大理市现状固废处理设施基础上,结合大理市特殊的地形特征和交通条件,打造具有大理特色的“一园三区”固废综合处置基地。即分别以大风坝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、三峰生活垃圾焚烧厂、凤仪餐厨垃圾处理厂为基础,打造大风坝再生资源中心、三峰能源中心、顺丰洱海有机质再生利用中心,充分借助物联网、公路交通网、电子信息网的优势,突破地域局限,构建物质循环、能量利用产业链,形成三位一体的大理市综合处置基地。

(二)分流转运设施

在满足生活垃圾转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,综合考虑分类收运系统的整体功能需求和未来环卫发展设施需要,打造环卫综合体项目。根据垃圾分类、功能整合的需求,按照集约用地原则,全市共规划13座分类转运中心。

(三)中心城区环卫停车场

根据城市规划用地、空间结构、道路交通等相关内容,综合考虑环卫车辆作业区域和服务半径等因素,规划中心城区设置3座环卫停车场,分别是东部环卫停车场,用地15000平方米;中部环卫停车场,用地13000平方米;北部环卫停车场,用地8000平方米。

(四)其他环卫设施

公共厕所:按照城市新区建设不欠新账、老城提标改造补缺的原则,规划设置公共厕所637座,建成满足市民如厕需要的公厕服务体系。积极引导、鼓励街镇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服务窗口等单位对外开放厕所,实现公厕使用的共管、共治、共享。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的公厕,按照“厕位不减、半径合理、服务方便”的原则进行补建,确保公厕数量和建筑面积不减少。

环卫工人作息场所:规划设置环卫工人作息场所94座。优先与公共厕所、生活垃圾转运站、环卫停车场等环卫设施合建;也可将环卫作息场所与交警、公安岗亭等其他便民设施复合设置。鼓励社会单位提供环卫工人休息点、爱心驿站等作为补充。

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(点):从事新区开发、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,以及机场、码头、车站、公园、商店等公共设施、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,应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(点),具备分类垃圾投放和收集、可回收物回收服务、垃圾桶清洗等功能。居民小区和农村社区应至少设置1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(点),服务半径不应大于120米,面积不宜小于25平方米。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医院、集贸市场等应至少设置1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(点),面积不宜小于10平方米。

其他环卫设施应纳入单元控规,在控规、土地出让条件中予以明确,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产使用。

五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

表2 大理市环卫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

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用地规模(公顷)新增建设用地(公顷)所在地区

1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2023-20250.60.6大风坝

2两网融合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2023-20351.51.5大风坝

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新建2023-20253.3353.335大风坝

4东部环卫停车场新建2023-20301.51.5凤仪镇

5中部环卫停车场新建2023-20251.31.3下关街道

6北部环卫停车场新建2023-20300.860.86大理镇

7满江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4199/满江街道

8北区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6044/太和街道

9东城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300.50.15凤仪镇

10海东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8272/海东镇

11古城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5345/大理镇

12凤仪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4365/凤仪镇

13喜洲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5333/喜洲镇

14上关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4067/上关镇

15挖色分类转运中心新建2023-20250.15670.1567挖色镇

16双廊分类转运中心新建2023-20250.250.25双廊镇

17太邑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10560.06太邑乡

18银桥分类转运中心改扩建2023-20250.14530.06银桥镇

19湾桥分类转运中心新建2026-20350.18940.1894湾桥镇

20三峰再生能源发电厂改扩建2026-20357.0035/海东镇

21大风坝生活垃圾处理场改扩建2023-203517.5689/大风坝

22大风坝餐厨垃圾处理厂改扩建2026-20352.4762/大风坝

23大风坝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2026-20350.6155/大风坝

24凤仪餐厨垃圾处理厂改扩建2026-2035//大理市

25厨余垃圾处理厂新建2026-2035//大理市

责任编辑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